油脂
精煉設備同時完成脫臭、脫酸過程的技術條件
盡管目前已制造出容積超過10000L的大型提取裝置,但因成本、能耗等主要因素**,已工業化應用的油料加工還很有限,該技術主要是用在月見草油、小麥胚芽油、沙棘油、紅花籽油、富含EPA、DHA的魚油與海豹油等產量少而附加值高的功能性油制備上。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應用在油脂的精煉階段也有取得良好效果的研究報道,其中應用在花生油、大豆油的精煉工序生產中已實現了工業化,有研究表明,在47度、20MPa的條件下,超臨界二氧化碳浸出花生油可同時完成脫臭與脫酸兩個過程;采用75度、55MPa使超臨界二氧化碳與浸出大豆毛油進行連續逆流接觸,可將含磷量從63mg/kg降至5mg/kg,這一脫膠新方法給物理精煉帶來極大方便,而且能免除脫臭工序。

在油脂的深加工方面,采用含1%氫氣的二氧化碳,在200度、20MPa下可同時完成脫臭和氫化。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狀態下的酶法酯交換也是近幾年生物工程的新開拓領域。隨著基礎數據的逐步豐富,在獲得高品位、多用途的油脂新產品的開發上,這一技術將顯示出其獨特功能。